科技,可持續發展等長遠課題上發揮巨大影響力,促進服務貿易,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將促進地區和全球經濟發展,雅虎新聞新加坡,新加坡眼,北部新聞,金融信息,財經信息
3月21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亞太總站主辦的“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新機遇”新加坡專場研討會成功舉行。中國駐新加坡使館公使張徐民應邀出席。來自新加坡以及東盟相關機構的商界、學界、智庫及媒體人士參加研討會。與會嘉賓一致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是東南亞國家加快發展的重要機遇,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東南亞國家經濟騰飛的助推器。中國駐新加坡使館公使張徐民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創造了人類文明的新形態,打破了“現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將為地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最終讓中國和東盟實現雙贏。新加坡政府前首席經濟學家、南洋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光炎強調,作為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最重要的發展引擎,中國2023年表現出的經濟復蘇與強勁反彈將幫助東盟度過日益動蕩和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貿易環境。面對美國所謂的“脫鉤”和遏制政策帶來的挑戰,中國仍然強調了堅持對外開放的承諾,這表明了中國不斷增強的民族信心。新加坡
國際事務學會高級研究學者胡逸山積極評價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經貿、投資、基礎設施、農業、人文等領域取得的合作成果。他指出,中國可以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充分激發RCEP在區域合作中的潛力,期待東盟與中國在進行經貿合作時多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常務董事周兆呈說,中國式現代化的意義在于中國為全球社會發展模式提供了新的闡釋:如何讓一個人口大國在保障社會穩定的同時實現基礎設施、科技、教育等領域的領先,乃至在綠色、可持續發展等長遠課題上發揮巨大影響力。中國式現代化的意義還在于中國愿與發展中國家分享經驗,幫助發展中國家改善經濟狀況。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高級研究員陳剛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是在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高端產品制造業、數字經濟和綠色產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所占比例不斷增大。中國還在積極落實已經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通過進一步的改革開放加強區域經濟整合,促進服務貿易、數字經濟以及產業升級。東盟與中日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高級經濟學家符傳詠指出,中國以改革開放為基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取得了巨大成就。鑒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規模及其與本地區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廣泛聯系,中國式現代化將促進地區和全球經濟發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亞太總站副站長李風在發言中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不僅在帶領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發展目標,也在為維護全世界的和平、開放、公正和發展貢獻力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亞太總站將與新加坡媒體及各界朋友一起架起中國和新加坡兩國之間溝通的橋梁,加深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尊重。雅虎新聞新加坡、華人頭條、新加坡眼、《時代財智》、新聞專線、投資觀察家、輝格標準、北部新聞、金融信息、數字雜志、財經信息、Benzinga、Street Insider、Nipawin Journal等多家新加坡及美國、加拿大等國主流媒體對“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新機遇”新加坡專場研討會進行了報道。
【
編輯:蘇文清
】